将“坚守”刻入岗位的年轮
《人民日报》有篇评论说:“坚持长期主义,做困难而正确的事。”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导演饺子也说:“你要做好作品,必须打磨!这时间是省不了的。”他们都在强调一个道理:在默默无闻的日子里要深深扎根,真正的成长需要的是长期主义的坚守。
随着五一劳动节的赞歌传遍各地,中国石化销售战线有这样一群奋斗者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劳动最光荣”的时代精神。这其中,有16年以真心、用心、贴心服务客户的站经理;有扎根油品检测一线年深耕创新创效和技术改造的油库主任……这些在不同岗位上精益求精的身影,将“坚守”刻入岗位的年轮,在遍布祖国的一座座油库、加能站,以匠心为炬,照亮“为美好生活加油”的初心。
本版文图由 陈小梅 娄 巧 骆冬梅 金丹妮 张 略 梁翰宇 王嘉琪 李 娜 周珊珊 李梦莹 于丽娟 张 梅 邱 萍 杨羽念 邢倩晗 聂 犇 潘发展 陈丽茹 秦 鹏 李 燕 整理提供
“刚到天津石油的时候,很多新员工都对加能站的工作望而却步,我却觉得那里是最历练人、最能有成就感的。如今15年过去了,我依然奋斗在加能站一线岗位上,并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爱。”天津西南石油西大桥加能站经理石娇说。
石娇坚信压力是成长的养分,把每一次挑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。西大桥加能站是津南城区最大的加能站,高峰时段日均油品销量达百吨、进站车辆近4000辆。石娇打破了原有的“三班两运转”排班方式,采取“交叉班次”工作模式,并利用隔离堆设置“潮汐式”隔离带,优化车辆通行路径,使车辆通过时长缩短了16秒。她还通过会员体系建设激活消费磁场,屡创销售佳绩,荣获销售公司比学赶帮超活动营销大咖等荣誉称号。
从加油员到“万吨站”经理,石娇始终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。她总结整理出一套站经理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,通过听设备异响、测部件温度、查管线渗漏“三步查检法”及时发现安全隐患,在全公司推广。她带领团队探索线上直播销售新模式,进一步拓展易捷服务业务边界。石娇还考取了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证书,先后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员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。
在石娇的带领下,西大桥加能站还成为天津石油“雷锋”加能站,以暖心服务赢得了社区的认可。无论是帮助离家出走的学生安全返家,还是在暴雨中帮助司机推车……石娇及其团队总在客户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。会议室墙上挂满的锦旗见证了他们的无私奉献。“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。”石娇说。
石娇热爱事业、锐意创新,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,不断拓展经营的思路和方式。她奋发向上,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,用专业诠释石化人的奋斗底色。她胸前的党员徽章不仅闪耀着“万吨站经理”的荣光,更照亮了新时代基层党员躬身力行、锐意进取的成长之路。——天津西南石油党委书记 施浩
“既然公司信任我,我愿从零起步,做转型发展的排头兵。”重庆石油半山环道加氢站2021年建成后,周建波被任命为首任站长。他在油气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面对氢能这一全新领域,他虽心有忐忑,但仍勇敢承担起重任。
在加氢站运营初期,为确保设备平稳运行和员工熟练操作,周建波像钉子一样连续多日坚守岗位。面对氢能知识的空白,他积极向书本学习、向专家请教,并结合现有资源不断实践。随着对氢能知识深入了解,周建波不仅提升了个人专业能力,还让半山环道加氢站声名鹊起,吸引了系统内外众多人员前来参观学习。周建波总是耐心接待,将自己在氢能设备管理、操作规范、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心得进行分享,用他的话说,“这也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”。
面对驾驶员对氢能技术的疑虑,周建波采取“三步走”策略,陪同司机完成运输实测,用数据赢得信任,成功培育了20余个氢能客户,氢能日均销量从50公斤增至300公斤,截至目前累计销量达30万公斤。因杰出贡献,周建波荣获2024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及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。
随着成渝“氢走廊”建设深入推进,周建波受邀与多位氢能专家合作,共同完善氢技术行业规范标准,编撰《加氢站卸氢操作指南与规范》和《新能源汽车加氢机现场校准标准》,为氢能源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在他的努力下,半山环道加氢站获得2022年“重庆市工人先锋号”荣誉称号。
周建波以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能力,从零到一,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转型,在关键的氢能发展领域攻克技术难关,助力行业标准建立,其敬业奉献、创新进取的精神,是公司宝贵的财富,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典范,激励着更多员工勇敢迎接新领域的挑战。——重庆江南石油党委书记、经理 汤琦
扎根油品检测一线年,精益求精,勇攀技术高峰;潜心攻克技术难题,填补检测标准缺失,守护油品安全;以一丝不苟的匠心精神,诠释技术骨干的责任与担当。他就是北京石油质检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朝。
2009年,大学毕业的王朝入职中国石化北京石油质检中心,仅用半年时间便掌握了汽、柴油全项检测方法。在国V油品质量升级期间,面对检测挑战,王朝主动承担分析仪的调试工作。他天天泡在实验室优化调试仪器,对63台分析仪器的参数、性能和使用状态了如指掌,成功将所有分析仪器调整至最优状态,圆满完成油品升级检测任务。
2014年,针对国内汽油中苯胺类化合物检测标准的缺失,王朝通过汽油加标试验,使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开发出苯胺在汽油中的定性定量测试方法,解决了当时因汽油中含苯胺导致的质量异常识别问题,有效降低了公司油品进货验收的风险。
随着专业技能提升,王朝逐渐转向技术管理工作,参与起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,并推动质检中心在清净剂检测、NMHC检测方面获得外检资质,为公司既增加了收入,又节约了成本。在北京“打非治违”工作中,王朝为涉案油品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,近3年协助办理案件240余件,得到了公安部鉴定中心和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的书面感谢。
从业15年,王朝先后获得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先进个人、青年岗位能手、优秀员、劳动模范及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“大国工匠”等荣誉称号。
王朝以专业高度服务行业变革。面对质量升级与检测技术的瓶颈,他积极参与标准体系建设,推动质检能力迭代升级,搭建技术支撑平台助力油品市场净化。他以实干诠释工匠精神,将技术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,彰显新时代央企技术骨干的使命担当。——北京石油数质量科技部经理 王守城
今年36岁的秦鹏,现任江苏扬州石油头道桥油库主任。他扎根基层,热心服务,深耕专业技能,锤炼过硬本领,2023年被评为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。
“白天跑现场实践,晚上看书学习”,是秦鹏刚入职扬州石油时的常态。他深信“依靠学习方能走向未来”,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,练就了一双能迅速发现问题的“火眼金睛”,先后获得销售公司投资和工程项目技能比武个人金牌、集团公司安全管理技能比武个人铜牌,还顺利通过了注册安全工程师、一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考试。
2019年,在机关工作的秦鹏主动选择到基层锻炼,他坚信,基层是最佳的学习平台。在此期间,他帮助加能站将错综复杂的台账进行整合,做到分门别类、清晰合理,优化了工作流程,提升了管理效能。他还梳理加能站管理的薄弱环节,整理出一套加能站检查要点和常见问题清单,列出日、周、月工作清单,提醒各站按时对照执行,有效提升了片区的基础管理水平。
2021年担任头道桥油库主任后,秦鹏积极推动大班制改革,各项工作运行平稳有序。他围绕“红色引擎”党支部品牌组织技能培训,鼓励全员扎实开展基本功训练,油库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持证率得到显著提升,连续在省市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。
为应对油库设备设施老化现状,秦鹏组织开展“红丝带行动”,鼓励员工主动查找隐患、预防风险,争当最美吹哨人,多次将异常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,2022年,头道桥油库被评为扬州市“红丝带”行动先进单位。
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,笃行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。秦鹏珍惜每一次岗位历练,潜心钻研业务,勇于探索创新,不断寻求突破。不忘初心、笃行不怠,用勤奋坚持换春华秋实,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争作干事创业的表率。——江苏扬州石油副经理 周家俊
从加油员到带班长、副站长,再到站经理,16载春秋见证了王金凤扎实前进的奋斗足迹。
2022年,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加油站服务提升百日竞赛正式开启,这一年,王金凤受命担任洛阳石油栾川君山站经理,她干在前、干在先,顶烈日、冒酷暑,坚持在一线工作,并以真心、用心、贴心服务客户,积极提供免费续水、送西瓜等增值服务,使站点面貌焕然一新,荣获销售公司“优秀加能站经理”称号。
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,老君山、鸡冠洞等5A级景区成为热门旅游地,王金凤充分利用栾川君山站紧邻老君山的地理优势,打造“一站一特色”差异化服务,“加油小跑步、一块小抹布”成为该站服务标配,并推出“闪擦”车窗等增值服务。旅游旺季,该站还为客户提供充电、茶吧、旅游咨询、门票预约、代购特产等特色服务,成功变身为自驾游驿站,有力提升了油品与易捷服务销售额。
王金凤深知客户资源的重要性,在平日持续学习营销策略,制定有效的营销话术来吸引客户,并通过班前会、站务会培训,让站内全员做到敢开口、会算账、能推介,实现挖潜增效的目标。2024年,王金凤个人销售养车卡3000余张,成为当之无愧的“卡王”。在她的带领下,栾川君山站全员干事创业氛围浓厚,同年获得河南石油“青年文明号”荣誉称号。
荣誉是对全站员工的巨大鼓励,王金凤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“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们将再接再厉,用更高的标准、更严的要求、最热情的姿态和最昂扬的风貌去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顾客。”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从“百日竞赛”到“百日攻坚”,王金凤脚踏实地,坚定前行,取得了丰硕成果。只有真干,才能得到好评;只有实干,才能开创未来。凭借持之以恒的干事精神,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。——河南石油副总工程师,河南洛阳石油分公司代表、党委书记 裴 沛
入职15年,周金开经过基建发展部、油库、商业客户部等多岗位历练,将“工匠精神”融入工作每个细节,成长为一名政治过硬、业务精湛、善打硬仗的优秀基层管理干部。
在担任三官堂油库主任期间,周金开积极推进油库大班组改革与网格化管理,使人均劳效提升了15%。他注重创新创效和技术改造,组织实施的罐基础抬升项目成功消除了老罐基础沉降的安全隐患。他牵头研发的一种活动封板式计量导向管,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2023年,三官堂油库吞吐量达393.9万吨,创建库以来新高,在全省20座定位油库中综合排名第一。
2023年12月,周金开调任宁波石油商业客户部经理,充分挖掘直分销潜力,积极开拓市场和发展客户。2024年,他带领团队累计销售成品油56.95万吨,完成年度计划的138.5%,在省内计划完成率排名第一,销售总量在全国地市公司中跃居首位。
在拓市创效过程中,周金开实施“一户一策、一地一策”差异化营销策略,创新引入每日双时段动态报价机制,精准把握市场竞争态势,打造效益增长点。通过“品牌+营销+服务”模式,坚持“跑出去,请进来”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,2024年成交客户数达1684家,比上年增长10%。
周金开能够清晰认清当前企业面临的形势,深耕细作拓市场、创新经营谋发展,持续打造高质量综合客户经理服务队伍,提升服务团队的综合业务能力,着力稳油增气、以油促非,并积极向新能源等领域转型,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——浙江宁波石油副总经理 程振华
“我和易捷是一同成长起来的。”现任安徽黄山石油零售部副经理的吴德英用15载的辛勤耕耘与执着坚守,生动诠释了敬业奉献、创新意识及责任担当。
2010年,安徽黄山石油易捷业务刚刚起步,时任加能站站长的吴德英结合站点周边环境和客户群体需求,创新提出“小推车拉着卖、后备厢装着卖、燃油宝挂着卖”等销售策略,并尝试油非组合营销。中秋节,她将月饼礼盒挂在加油机旁,让客户“加完油顺手摘个月亮回家”,创下单日销售300盒月饼的纪录,也让更多客户认识了这位充满创意的姑娘。
2017年,吴德英被调入市公司零售部,负责易捷业务管理。面对黄山石油易捷业绩相对滞后的情况,她围绕“徽州文化、徽州风景、徽州菜肴”等徽元素做文章,寻求发展突破口。几年间,吴德英带着样品箱早出晚归,足迹遍布黄山及周边省市150余个乡镇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借力政府资源和乡村振兴,她打造出“徽州特色大集”特产消费新模式,相继与30余个地方名特优产品厂家合作,并携手黄山旅游成功推出联名品牌“易捷徽旅”,创新旅游消费模式。
吴德英在办公室记事板上写下:“好产品要像黄山松,既要扎得下根,也要看得见天。”在她的努力下,“徽天下”白酒成功举办了省外品鉴活动,最高签下了价值30万元的订单;她还走进连锁餐饮门店组织“徽常有味”餐饮交流活动,推广黄山臭鳜鱼、枇杷茶饮等50余种特色产品,使这些“宝藏”产品通过交流活动及易捷平台走向全国市场,实现年销售额超200万元。
吴德英坚持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突破传统经营模式,以文化传播者的担当深挖徽州IP价值,更以创业者的姿态躬身入局,不仅开辟了易捷业务增量新赛道,更构筑起文旅商融合发展新生态,在新征程上树立了“既要扎得下根,更要看得见天”价值标杆。——安徽黄山石油副总经理 张伟